烹飪就是化學反應,化學就是變化、就是改變
——不是去改變別人,而是妳必須成為妳自己
伊莉莎白.佐特:「主婦們,妳改變一切的能力,包括改變妳自己,從這裡開始。」
……不要誤會了,伊莉莎白不是熱血的女權份子或社會運動家。請跟著她說10次:「伊莉莎白是科學家。」又或者說得更精確一點:伊莉莎白是化學家,一個在1960年代因為性別而不得志的化學家。
──────以上為博客來書籍介紹──────
2022年就出版的小說直到今日在圖書館仍舊大排長龍,多虧了表弟的文化幣讓我在今年結束前終於閱讀到這本書了。
故事中敘述了許多人們對性別的刻板印象,不管是身分地位、工作薪資,女性都低於男性,故事中的男生們在工作上鬼混仍可領高薪,亦可以用不適當的方式欺壓女性,而女生要嘛接受世界的不公平,在夾縫中生存;要嘛成為像伊莉莎白這樣的女性,處處不受歡迎。(不過故事中的女性多數都屬於前者)。
看完這本書之後我對伊莉莎白深感佩服,佩服她即使明白自己的性格與做法不被世人接受,但仍選擇這麼做,雖然帶來不少的苦頭,不過她不會愧對自己,成為讓自己討厭的大人。
這本書用很可愛的形容詞描述劇情,我很少在翻譯文學中看到「氣噗噗」、「洗香香」這種生活化用詞,相當驚奇。不過這本書在可愛的文字之下敘述了一段段讓人不舒服的情節,書中至少有四位女性是因為自己的性別、懷孕等狀態下受到壓迫而改變了人生計畫……故事是設定在1960年代,放在2024的今日其實小說中的劇情已很少發生,但我感受到社會上對於男女的性別角色期待還是有不平等的地方,我很喜歡小說中的一句話:
烹飪就是化學反應,化學就是變化、就是改變
——不是去改變別人,而是妳必須成為妳自己
書名:化學課
作者:邦妮.嘉姆斯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