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連續劇-《產後調理院》,劇中完整敘述了女人從懷孕到生產的過程以及生育後的調理及對孩子的照顧,完整地呈現了一個女孩變成女人所要經歷的大小事。

 

起初剛開始看的時候還以為是恐怖片,從片中一開始到調理院後那種帶點陰暗又有點懸疑的鋪陳,還以為是一個黑心的調理院專門欺負產婦和新生兒的劇情,結果看完之後才發現,原來只是一間普通的調理院啊!裡面聚集了各式各樣的女性,性格、興趣、年齡都不盡相同,都是因為孩子而來到調理院,本來以為會有狗血的劇本,結果幸好大家都好好的,本來不太好的也都走向好的進展,真是一部溫馨的電視劇啊~

 

 

關於母乳餵養與奶粉哺育:

從一個孩子出生後吃什麼就可以大到變成世界爭論的議題?看到這個議題從女主角的內心矛盾造成女主爸媽吵架、朋友辯論就覺得相當驚訝,更不用說還演到國外看到新聞後也在吵這件事,而且看起來是在打群架。但我相信這件事確實可以變成名人在節目上互噴或是可以站上辯論台大顯身手的議題(重點誤)。我覺得這齣電視劇很會設計台詞,僅僅透過一兩句台詞就可以溫柔的擊中對手的弱點,不只把自己的立場站好站滿甚至把對手逼得和自己站上同一個擂台,這說話功力了得啊!

 

雖然呈現的方式很好笑,但也反應了確實反應出了這是個問題。現在大部分的衛教都說母乳可以讓寶寶增強抵抗力、親餵可以讓母子關係更為貼近等等,甚至也有一些醫院或是月子中心是倡導母嬰同室的,但如果媽媽本身並不適合哺乳呢?或是比女主角更慘,一直都沒什麼奶水的話,這些壓力就會變相地讓媽媽們覺得:「自己不是個好母親」……這樣壓力也太大了吧!

我自己覺得不管是餵母乳還是餵奶粉都好,只要寶寶身體健康、媽媽心情愉悅的話,應該讓媽媽選擇對自己和對寶寶都好的折衷方案。

 

關於全職媽媽與職場媽媽:

本劇的角色大部分都是剛生完孩子的媽媽,所以大部分的媽媽都和小愛媽媽一樣,不管自己有多少夢想,有了孩子之後都願意放下自己的夢想在家帶孩子,而且還認為這樣的媽媽才是好媽媽,因此像女主這樣的事業女強人很容易在這樣的環境中產生自我懷疑,認為自己是不是一個不好的媽媽。

 

我覺得在現在的社會中,能夠做到單薪的家庭應該越來越少了,負責家計的那一方會隨著物價上漲、家庭開銷越變越多而感到壓力;負責家務的一方也會覺得自己好像失去自我,只剩下這個家還有繞著自己打轉的孩子。隨著時間一久,有多少人還能不忘初衷?

 

但反過來想,職場媽媽同時還要兼顧職場,她所承受的壓力也不會比全職媽媽小,工作之餘必須找到好的保母、信任的幼兒園,且下班後還要花時間和孩子互動,建立親子關係、做家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我覺得想要怎麼做應該還是要夫妻之間達成共識,真正傾聽對方的想法,而不是遵循傳統或是「大家都這麼做」就跟著這麼做。

 

◆關於幸福的選擇與好媽媽的責任:

這部劇的大部分角色都是媽媽為了孩子而犧牲自己的將來,女主角也一度被說服了,但到了公司後又忍不住接下了新的專案,我覺得這點也是蠻有趣的。原本行徑叛逆的露多最後感受到了院長的真心後願意改變自己,但也是有限度的保留自我;而女主角原本決心要專心陪伴孩子,卻在最後時刻選擇了專案,也許這部戲也是想傳達:不論怎麼選擇,不後悔的選擇就是幸福的選擇

 

看完這部劇之後我覺得,每個人在人生中都有屬於自己的交叉路口,但生養孩子卻不太一樣,在考慮自己的同時還要想到孩子,甚至可能直接以孩子為主,把自己的想法拋到腦後了。但這樣做就真的是位好媽媽嗎?不這樣做就是一位壞媽媽?

 

一個好人的產生並沒有一條明確的道路,那為什麼一個好媽媽就只有一條路呢?現代女性意識抬頭,越來越多人倡導女人應該要保有自己的事業、爭取自己的權益而不是依附在家庭中逐漸失去自我,因此在這樣的氛圍下出現「媽媽的愛就是要為孩子犧牲」的電視劇我覺得很有趣。不過換個角度想,不管主流想法是什麼、普遍認為正確的做法是什麼,能夠包容不同聲音發出,就是言論自由存在的美好;同樣的,不管產婦的決定是什麼,如果她身旁的人都能夠給予足夠支持,那麼對這個家庭而言,就是幸福的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okca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