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我們不能是朋友電視劇引起很大的討論,又因緣際會下得知這部電視劇是改編自阿亞梅的同名小說-我們不能是朋友。基於好奇,就買來看看,不看還好,一看整個眼睛為之一亮。除了小說裡把周惟惟的掙扎寫地淋漓盡致外,這部電視劇就某些部分而言和小說完全不一樣(我自己覺得一樣的點大概就只剩主角設定一樣而已吧…),如果還沒看過小說的話可以去買來看看,但如果是想知道電視劇結局的…我覺得還是等電視吧。

 

   以下會用重點人物(男主、女主、男二、女二)來做簡單的心得介紹,內容部分先不做討論。

   ※以下心得謹代表個人觀點,如果有不認同的地方可以在下方留言:

 

    1.周惟惟:

    小說視角:

    周惟惟是個有自己想法,不太喜歡過夜生活的一般上班族女生,而從小說中還發現她有個的點:有正義感。從何得知呢?當她在party上看到褚克桓時馬上認出他是有女朋友的人,馬上向好友表明脫離計畫。而且從褚克桓開始追求到她真的淪陷的這段期間,她是有想過要斷乾淨,但總是徒勞無功。從這點來看,我覺得周惟惟算是個蠻有正義感的女生。

 

    不過或許就是她很有正義感,於是在面對背叛時她更掙扎。明知道這是錯的事,卻還是不知不覺陷進去這團泥濘中讓她很害怕。

 

    電視劇視角:

    電視劇裡的周惟惟也是個對平淡生活很滿意(至少她是對現況滿意的,儘管321有很多抱怨的點,但她看起來配合度還蠻高的),只是看到更多的是她還沒有思考過自己的人生到底要什麼。或許是因為跟黎皓一交往,皓一已經決定好了她也就配合;也或許她根本沒有好好想過。她看起來是走在平穩的路上,也看似謹慎思考過這條路是否適合自己,其實這條路不堪一擊,也導致褚克桓問了幾個問題,就足以讓她動搖。

   

    其實看完之後,我會覺得電視劇的周惟惟出軌其實是可以預期的,在不清楚自己要什麼的狀況下,別人只要一提出問題自己回答不出來,很容易就會動搖。而小說的話,就真的是不知不覺中,就被牽著走。

 

    2.褚克桓:

    小說視角:

    褚克桓在小說中我覺得是個很調皮的男生,不過也很幼稚。感覺他就是在學生時期會出現的那種男孩。而他正好和周惟惟相反,他對生活厭倦,所以喜歡在晚上的時候尋歡,而小說中也特別提到了他的愛情觀: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道理。

 

    小說中的褚克桓感覺像是背後靈,三不五時就會一直跑出來(如果我是周惟惟,我也會很想打他)。但這個背後靈又很像學生時期會遇到的那種暖男,無怨無悔地對女孩付出,讓人儘管知道他是有女朋友的人,還是會忍不住淪陷…

 

    雖然他對待周惟惟是這樣,但小說中的褚克桓其實還是有想和高子媛結婚的,只是他認為這是他的義務,而且他還沒反應過來,事情就已經敲定了。基本上他可以說是看似掌控生活,實際上是個被生活掌控的人吧。

 

    電視劇視角:

    要說小說中的褚克桓是學生時期的暖男同學,電視劇中的褚克桓就是霸氣總裁的感覺,做事果決且要什麼有什麼。而且會不計一切代價為了保護一個人。從他願意為了周惟惟而馬上成立子公司就覺得,他是個很有能力給女孩幸福的人。(說到這個如果我是高子媛我也放不下手啊…這男友超棒!!)

 

    而褚克桓對高子媛有滿腹的不滿,兩人早就形同陌路,他們的不合是從很早以前就開始了。(這就不是周惟惟的問題了,只是周惟惟的出現讓他們的關係赤裸裸浮上檯面,也讓褚克桓開始有動力要去處理這個關係。)

 

    褚克桓的部分我覺得不管是小說還是電視劇設定還蠻一致的,真要說不同的話,我覺得是高子媛的關係讓褚克桓的行為有所不同吧。(電視劇跟小說的高子媛真的差、太、多了啦!!!!)

 

    3.高子媛:

    小說視角:

    高子媛在小說中是個生活平穩的人,大學時期跟克桓交往,畢業後考上公務員,看起來就是個穩定的人生。而且高子媛因為有褚克桓負擔她的經濟,即使在沒有工作時也可以吃大餐、上健身房、籌備婚禮等。感覺起來是個吃米不知米價的小姐啦,不過小說裡對她的家庭及這個人倒沒有太多交代,甚至沒有寫到她是否知道褚克桓出軌…小說裡的高子媛老實說我還蠻同情她的。

 

    電視劇視角:

    電視劇中的高子媛有個妹妹,她和克桓從大學開始交往,期間經歷了母親過世,而母親最後的遺言就是希望克桓好好照顧子媛和妹妹。這也成為日後高子媛用來”挽(威)留(脅)”褚克桓的手段。

 

    高子媛其實也是個很有能力的人,她可以成為一個成功男人身後需要的妻子,很擅長替丈夫打理門面、交際應酬。但男人若不要她時她也有本事可以養活自己。雖然後來算是靠著董事長夫人的幫忙成為特助,但我相信,如果她沒有這樣的學歷,她也不能這麼快速的成為公司裡的高層。但因為她太介入克桓的事業,有時反而會讓克桓覺得自己的努力好像全都被抹煞。

 

    其實看到高子媛時會讓我不知不覺想起一把青裡的師娘。這樣的女人以丈夫的事為優先,默默覺得說不定黎皓一更喜歡這樣的女生…

 

    比起電視劇的高子媛,我更喜歡小說中單純的高子媛,電視劇裡的高子媛我覺得太小心眼…把自己對克桓的付出放大,甚至認為要不是有自己,克桓不會有今天(某部分來說的確是,但如果我是褚克桓我也會爆炸)。同時又拿母親來壓克桓,就是個情緒勒索百分百的女生啊…

 

    4.黎皓一:

    小說視角:

    黎皓一是個很認真的工程師,他會去思考自己想要什麼,只是小說中對這個角色沒有太多的介紹。基本上一開始的時候也較少有跟惟惟有接觸。不過從他會每天固定和惟惟傳訊息、講電話等等的舉動來看,他也是很在乎這段感情的。只是或許他要的跟惟惟要的不同。

 

    小說中的黎皓一看起來比較會和惟惟討論事情(雖然結果都是他決定好的啦,但從語句裡面覺得他不是在出發前幾天才說。)不過還是一個只想到自己的男人。(看小說的時候會被黎皓一氣到翻桌這是真的。)也因為這樣,所以他在做決定的時候其實都是已經確定了,只是告知惟惟而已。

 

    但儘管皓一是這樣的個性,一開始惟惟的感覺都還是覺得皓一才是自己最佳的伴侶,直到她發現皓一根本沒有告訴父母自己要訂婚的消息時才會如此崩潰吧。(都已經求婚甚至開始試婚紗喜餅了,居然還沒告訴父母?!!!這男人在想什麼?!!) 這也讓惟惟開始重新思考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和皓一在一起。

 

    而皓一在小說裡完全沒有辦法接受惟惟出軌,也不去過問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果斷的放生讓惟惟雖然有些驚嚇,但至少他不是那種一直纏著不放的無法溝通男友。

 

    電視劇視角:

    看到電視劇中的黎皓一時我很想知道為什麼編劇會把他變成一個這樣的角色,他整個變成一個非常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物,甚至惟惟告訴他自己的想法時,他也認為錯在惟惟身上,有種「女友應該要無條件支持自己的啊,為什麼她會有這種想法呢?」的鬼打牆上身,在面對女友坦承出軌時的反應也讓我覺得很崩潰。我很想跟皓一說:既然你已經知道她背叛你了,那你何必要一直執著這段愛情呢?

 

    電視劇裡特別放大了皓一的性格,但因為劇中的高子媛也同樣有種鬼打牆的個性,導致皓一後來的變化讓我覺得…

 

    他是變成高子媛2.0了嗎?

 

    而電視劇中也特別讓皓一的爸爸出場,電視劇裡的皓一有一件做對了-就是讓爸爸知道自己和惟惟有婚約,而父親也是認可這樁婚姻的。父母的認可讓惟惟放心,也刪掉了惟惟事後發現皓一父母不知道自己是皓一未婚妻時的打擊。但我不確定是想要有戲劇張力還是其他原因,電視劇中反而多了很多小說中未出現的點。像是:皓一和惟惟買了褚克桓的房子、皓一把房子私自拿去增貸、皓一和麥子姊(上司)的親暱互動等等。不過因為多了很多這些新加入的元素,讓我開始懷疑,這部戲真的只打算演13集而已嗎?(我覺得可以再演更久欸...再演個十集都有可能了> <)

 

    總結小說和電視劇,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小說中皓一的個性,雖然是個自私的男人,但下決定很果決。(其實簡單來說就是我自己不愛被舊愛糾纏啦,而且明明都已經說了,我們之間再走下去也不會好,他還是有如鬼上身一樣糾纏…這我真的很難接受啊)

 

 

    其實這部電視劇和原著小說我認為是可以分開來看的,看小說時可以體會一下女主角惟惟的糾結,而看電視時可以看看黎皓一究竟會為了這段感情做什麼奇妙的事情(咦?是這樣嗎?)。這部戲對於觀眾來說有點爭議的地方在於內容的價值觀(講述情侶遇到誘惑時的掙扎),但其實這也是很日常的議題,生活中多少都會接觸到的問題,所以我自己認為即使不認同,也可以用欣賞的角度去看這部戲。(或者用純粹看戲的心情也可以。)

 

打完之後才發現這篇文好長...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隨筆 戲劇 心得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okcafe 的頭像
    bookcafe

    下班愛看書

    bookca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